海報新聞
據網絡平臺實時數據,截至8月21日14時,2024年暑期檔總票房突破105億!盡管票房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,但反觀電影票價,依舊水漲船高。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,截至8月21日中午,今年暑期檔的平均票價約為40.9元,比去年小幅提高了0.1元。
2024暑期檔電影票房突破105億
“為什么現在電影票這么貴”的話題再次登上熱搜,許多觀眾感嘆,曾經常見的19.9元電影票幾乎絕跡。
19.9元低價票成引流噱頭
在貓眼APP首頁點擊“電影/影院”這一選項,可以發現,包括萬達影城、新世紀影城在內的多家影院的票價顯示為“19.9元起”。
以嘉凱影城(濟南恒大城激光巨幕店)為例,貓眼平臺顯示該影院8月22日上映的電影《名偵探柯南:百萬美元的五棱星》,票價均為19.9元起,用影城卡首單購買則享受更低的價格,14.9元起。
然而進入選座的頁面后才發現,能容納150多人的影廳里,竟只有1個位置是19.9元的特惠區域,且位置偏僻,位于第一排最右邊的角落。除這個位置以外,其他區域均為價格35元的加價區,和特惠區域相比,同場次票價相差15.1元,差價近1倍。
記者在互聯網上也看到了遭遇類似情況的網友:“興致勃勃點開,卻發現沒有低價票,我感覺到被欺騙了?!薄昂团笥延媱澘措娪?,約好了時間,只看到了一個很便宜的票價提示,卻沒有查看具體票價,只好委屈地接受,無法爽約?!?“目前的電影票價,讓眾人懷念起曾經電影優惠券‘滿天飛’,一杯奶茶錢就能看一部電影的日子?!?/p>
據了解,2023年下半年迄今,部分電影院在線上平臺廣泛采用了區域差異化定價策略,通過在購票頁面以“低至19.9元”等誘人低價作為宣傳點,吸引顧客點擊進入。然而,當顧客進一步進入選座環節時,方能全面洞悉價格體系:座位價格層次分明,其中,價格低廉的座位不僅數量稀少,且位置多處于觀影體驗相對不佳的第一排兩側。
看電影越來越貴了?
2022年春節檔,曾被廣大觀眾稱為“最貴”春節檔,不少網友表示被電影票價格過高“勸退”。平常20-40元的電影票,當年春節期間飆升至50-80元,個別城市的黃金場次甚至在百元以上。
去年暑期檔,“一家人看場電影花了400多元”“這個暑期都沒怎么見過二三十的電影票”同樣成為熱門話題。電影《孤注一擲》在北京不同城區的票價,最高竟達到81元起。
網友評論
之前有媒體做過一項調查,43.3%的觀眾可接受的電影票價為31-40元,平均票價超過50元的接受度僅為7.6%。
看電影越來越貴了?這并非錯覺。對比歷年數據,電影票價總體呈上漲態勢,且自2021年進入40元區間后,到2023年已實現“三連漲”。
從燈塔專業版上梳理了近十年來暑期檔全國平均票價變化,在包含服務費的前提下,這十年的票價從2014年的35.6元一路上漲至去年暑期檔的40.8元,當中在2016年和2020年票價相比上年稍有回落,分別為33.3元和34.9元。今年暑期檔電影票價基本與去年持平,同樣站在歷史高位。
電影票價為何居高不下?
據了解,電影票價包括最低發行價、影院溢價、服務費等部分。在片方明確發行價后,各個影院在不低于發行價的基礎上,根據運營成本、觀影人次、票房走勢、周邊競爭影院票價等市場因素,機動調整形成最終票價。
電影票價為何會從曾經的一二十元,上漲至如今的四五十元?網絡平臺補貼的減少是原因之一。曾經,各大票務平臺開啟“票補時代”,9.9元的電影票、免費觀影券的出現,讓人們爭相涌入電影院。
2015年,票補競爭一度進入到白熱化的階段。但激烈的競爭階段過后,各大票務平臺發現,一味“出血”并不能維持太久。
2018年春節檔,各大片方聯合提出,限制“票補”力度,全國影院票價不得低于19.9元。
服務費的收取也增加了購票支出。一位網友曬出的票根中,顯示服務費4.5元,影廳服務費5.4元,僅這兩項就高達9.9元。另外,部分影片最低發行價偏高、影片時長增加致使排片場次減少,亦迫使影院提高單場票價來對沖影響。
電影《逆行人生》宣傳海報
讓電影票“價”有所值
如今,人們走進電影院享受視聽盛宴,成為一種特別的消暑方式。早有專家指出,檔期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拉動平時不常進影院的觀眾走進影院,這才是票房的重要增量,而平時不常進影院的觀眾對票價更為敏感。如果繼續提升票價,無異于放棄低頻觀眾,折損檔期的拉新能力。
保持電影市場的持久“沸騰”不能靠一味“抬價”或是設置低價“陷阱”,而是要靠實打實的價格和誠意滿滿的質量留住觀眾,?!百|”才能增“量”。電影消費具有大眾屬性,春節檔、暑期檔顯然應承擔更多的文化意義和作用,而非讓票價一路走高,“觀眾不夠,票價來湊”。
長期以來,人們評價票價高低,還有一個隱含的標準——觀影體驗。即觀眾花了幾十塊錢,坐在那兩小時,到底能否“值回票價”?現在的觀眾并不介意為內容買單,關鍵是要感到“值”。這相比五元、十元的價格浮動,更能決定消費者的購買決策。
對于電影人來說,既要開拓更多元的收入來源,提升相關衍生產品占電影收入的權重,擺脫單純的票房依賴,更要持之以恒地去創作更加優質、吸引人的電影作品。同時,電影院和發行方應改善定價和宣傳策略,多一些真誠,少一些套路,以回應影迷們的支持。
海報新聞編輯 俞春紅 實習生 劉明婕 綜合報道
責編:楊凱
審核:魏鵬
責編:魏鵬